《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点赞绍兴交通港航

2020-04-28 admin
  从4月21日起,《人民日报》推出“破解难点堵点推动复工复产”系列报道。而绍兴交通港航部门服务事例“绍兴越磊贸易有限公司码头、帮助旗滨玻璃打通供应生命线避免停工”第一天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绍兴交通港航部门一手抓防疫抗疫,一手抓复工复产,交出了闪亮的成绩单——防疫工作平稳有序、水运高效复工复产:绍兴水运2月15日启动,5天内辖区40家港口企业、28家水运企业、在建水运项目100%复工复产,3月份完成货运量124.61万吨,同比增长0.42%;完成客货运总周转量28617.26万吨公里,同比增长5.52%。集装箱一季度完成17141标箱,逆势增长104.5%。


 
 
  成绩的背后,是全体港航“战士”临危而上、精谋准动的努力结果。22个“三服务”小组“一企一组”指导帮助全市水运行业相关企业复产复工和疫情防控。优服务、保通畅、抓安全、提产能,启动首日为绍兴运送物资6.2万吨,3月份初即恢复100%产能。

  复工复产过程中出现了多个典型案例

  案例1

  绍兴船检实施远程检验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2月19日,在接到嵊州双鸟锚链公司的检验申请后,验船师们考虑到正处战“疫”特殊时期,对照《船舶远程检验指南》,经过评估认为可以通过远程检验来代替往日的上门检验。得到企业的认可后,船检师们根据检验指南和规范,确定了远程检验过程步骤、文件资料等内容,指导企业自行按照要求录制视频与拍制照相。2月20日即完成对嵊州双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复工后首批次36件,货值近380万的锚链及附件远程检验,并于当天完成检验证书的制作、核发和邮寄,得到企业方高度评价。


 

  案例2

  2天实现跨省驰援保障饲料企业原材料供应


  通威股份绍兴分公司是一家位于袍江的中型饲料生产企业,每天需消耗150吨原材料。受疫情持续的影响,加工原料库存已不足4天。而公司预定的1500吨原料远在江阴,远水解不了近渴。绍兴交通港航部门考虑,如果通过公路运输需要30吨装载量的汽车需要超50辆,短时间很难解决。最后决定协调水运,并通过辖区的汇海公司帮助通威股份度过难关。在汇海公司的搭桥下,最终成功联系上泊船在江苏的皖民生6699号等3艘安徽籍船舶,就近驶往江苏江阴装载。2月20日上午,1500吨原材料开始装载到进入通威股份的仓库,仅2天时间圆满完成了本次跨省驰援。



  案例3

  服务鼓足用煤大户复工复产信心


  绍兴中成热电有限公司正常生产每天耗煤量约3200~3500吨。因考虑到疫情情况,一直担心复工后煤炭供应跟不上。平日,煤炭从上海、乍浦、宁波到厂区码头的水路运输,正常情况下68艘船舶每月2.5个航次共约11万吨的货运量。公司也自备库容量为7万吨的堆场,正常情况下没有供应紧张的问题。但情况特殊时,公司只能通过公路运输,但相对水路运输,公路运输成本翻番又成为企业不能承担之重。煤炭供应费用大、周期长且不稳定使得企业生产过程如履薄冰。

  在鼓励企业克服困难全面复工复产的过程中,绍兴交通港航部门获悉了企业的顾虑和担忧。立即组织专班于2月22日上门了解情况,介绍现在的水运整体情况,并与企业供应部负责人盛国建一道专程到杭州三堡船闸进行协调。得到肯定的回复后,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案例4

  现场办公帮助企业打通供应“生命线”


  绍兴旗滨玻璃有限公司是玻璃生产大户,日熔化量1200吨。随着疫情的发展,公司年前备有15天左右的原材料库存,即便多次减慢生产速度也出现了供应不足,甚至不足维持2天了。而年前备在绍兴市越磊贸易有限公司码头的1万多吨原材料因为码头无法复工而无法进厂。如果(原材料)供应不上只能全面停工。但只要一停,锅炉就得修,光光生产线一停一开就得几千万的损失,还有中间维修的时间,这样一来旗滨玻璃将损失惨重。

  在了解旗滨公司的困难后,绍兴交通港航部门积极与属地陶堰街道对接沟通,并于2月17日上午11时,邀请陶堰街道来到绍兴越磊贸易有限公司码头进行现场帮扶指导,帮助企业制定复工方案,准备复工资料,现场核实防疫物资配备,并手把手指导码头负责人进行复工网上申报。到下午2时,企业申请得到批复,绍兴越磊贸易有限公司码头正式复工,火速为旗滨公司打通“生命线”。尽管码头吊机装卸工人没有到岗,但在港航部门的特许下,码头请来了了挖机师傅。旗滨玻璃时隔近20天终于获得了新鲜“输血”供应。

您有合作意向?即刻联系我们吧!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东南路328号

联系电话:0575-88011160

微信号:shaoxinggang

商务QQ:2354965687

Email:235496568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