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2019-07-16 [db:作者]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当前稳增长的重要依托,更是关系到增强经济发展韧劲、拓展未来发展空间的大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列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是对制造强国建设新的战略定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制造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浙江是制造业大省,但制造业“大而不强”、发展质量不够高的问题依然突出。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了重要部署。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会窗口”,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积极探索创新驱动的制造业发展新模式,推动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历史跨越,以高质量的制造业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技术创新求突破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关键核心技术上的创新突破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目前,浙江制造业总体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尚未取得突破,一些关键零部件还需依赖进口,技术“卡脖子”问题亟待破解。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是培育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要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全面实施科技新政、人才新政,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启动实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引进和培育高端创新载体,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企业技术中心以及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和研发机构,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要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补齐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短板,大力支持之江实验室等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世界顶级科研机构,建设数字科技创新中心、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和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着力解决人工智能、网络通信、先进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同时,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持续推进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将智能制造作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主攻方向,在制造数字化、智能化上实现新突破,不断推动浙江制造从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质量优势转化。
  培育产业集群求突破
  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撑是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和拥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纷纷发布新的工业规划和战略,着力点都聚焦在先进制造业。从国内看,江苏省已明确提出重点培育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高端纺织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广东提出到2022年基本培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智能家电、机器人、绿色石化等五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上海提出全力打造汽车、电子信息两个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及积极培育民用航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绿色化工四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天津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先进制造业比重达到70%以上,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已成为各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浙江制造业的集聚、集群化发展优势明显,但不可否认的是,先进制造业集聚度还不高、领军企业还不够多。要突出国际化视野,坚持做强增量和调优存量并举,强化区域分工、产业集聚,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塑造浙江制造新优势的主战场。要结合“大湾区”“大都市区”建设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统筹先进制造业重大生产力布局,高起点谋划“万亩千亿”等高能级平台,培育打造数字安防、汽车制造、绿色石化、现代纺织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壮大5G、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新的产业集群,着眼战略前沿,超前布局量子信息、增材制造、石墨烯、氢燃料电池、智能网联汽车等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推动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
  产业强、集群强,企业必须强。目前,浙江制造业已经出现一批具有领先优势的企业,但相比广东、山东等地,浙江制造业还没有出现规模与水平能够比肩华为、海尔等的世界级企业。要稳步推进制造业企业优胜劣汰,高质量推进“凤凰行动”“雄鹰行动”“雏鹰行动”,加快市场主体升级,培育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领军企业、创新型企业集群。
  产业融合发展求突破
  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和重要趋势,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已非简单的分工关系,而是日益趋向融合、协同。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的融合趋势更加明显,制造品的服务含量、数字含量、增值含量正在快速增加,产业界限日益模糊。适应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和服务业专业化、社会化趋势,以深化“两业”融合发展为契机,以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为突破口,加快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鼓励企业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探索在线设计、数据分析、智能物流等增值服务。
  需要指出的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能缺失生产性服务,生产性服务业是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实现产业发展弯道超车的关键环节。事实上,全球制造业的价值已在向生产性服务业集中,服务化制造成为制造业的主要利润源泉和重要增长点,这将引领整个制造业体系的深刻变革。面对目前浙江生产性服务业总量规模依然偏小、行业发展不均衡、全产业链联动能力薄弱,对制造业的支撑、服务、带动作用偏低的窘境,要顶层设计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规划,加快制定实施服务业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行动,以技术赋能服务、平台变革服务,提升发展信息服务、研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优化营商环境求突破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应当看到,目前制造业的营商环境还难以适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及全球价值链竞争的软性要求。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对标国际和国家营商环境标准,着力从简政、减税、降费、融资四方面采取有力举措,强化制度供给、政策落地和服务保障。
  简政就是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包括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优化企业开办流程、继续削减行政审批和许可事项,进一步提升审批许可效能、全面实施“标准地”制度。减税就是要着眼放水养鱼,全力抓好国家更大规模减税政策落地。降费就是要重点落实好更明显降费政策措施,既包括降低社保费这一制度性收费,也包括推动降低用工成本、物流成本、用地成本,减少用电用水用气等要素成本,专项治理中介服务收费。融资就是要持续改革完善金融支持机制,政、银、企共同努力推动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取得实质性突破,持续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此外,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服务,加快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指标体系、工作体系和评价体系,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强化政府为企业服务能力,提供有利于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的优良生态。
  【杨祖增 作者单位: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
(更多资讯,请关注浙江物流网微信公众平台zj56156)
<

您有合作意向?即刻联系我们吧!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东南路328号

联系电话:0575-88011160

微信号:shaoxinggang

商务QQ:2354965687

Email:235496568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