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顶层设计落地实施,建设河北雄安新区的规划被提出并落实建设,形成北京市“一核双翼”(核心区和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双翼的格局——记者注)的城市布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就是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核心问题就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是“牛鼻子”和主要矛盾。
为解决这个大问题,北京市制定实施了全国首个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并两次修订完善,规定禁止新建和扩建纺织业、服饰业、木材加工业、家具制造业等一系列与首都无关并易造成污染的产业。
在这个目录实施下,北京的产业进行了转型和调整。截至2018年底,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达2.16万件。
已经开办的制造企业逐步被疏解,曾经是北方地区重要服装批发市场的动物园、大红门等批发市场完成撤并升级和外迁,天意、万通等批发市场实现关停。
与此同时,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设市场主体保持活跃态势,占全部新设市场主体比重达到50.5%,“白菜帮子”加快剥离,高精尖经济结构逐步构建。
北京市民近些年来感触最深的就是北京对“开墙打洞”的治理。曾经在马路边、胡同墙面上开凿的小窗口、小门脸变成了平整的墙面,画上了中国风壁画。仅2018年,北京整治“开墙打洞”8622处,中心城区29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试点进展顺利。
这背后是对首都居民环境整治的决心和用心。
多年来,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始终是围绕在三省市上空的乌云。生态环境部不断强化督查,大力治理京津冀“散乱污”企业、治理小作坊小工厂,努力打赢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疏解”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词之一,但疏解不是剥离,产业迁出的同时,也保证了交通的便利。“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打造,国家高速公路网7条首都放射线北京段全部建成,环首都“半小时通勤圈”逐步扩大。
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不仅是城市环境、布局的协同发展,更是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是将过去聚集在首都的优质资源向外均衡,打破北京中心岛的发展格局,形成三地同发展的局面。
您有合作意向?即刻联系我们吧!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