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习性
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适应性强,较耐旱、耐寒。
选地整地
不择土壤,在疏松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较佳。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也可采用无性繁殖,即采用枝条扦插法、分株繁殖法或压条繁殖法,极易成活,通常采用分株或扦插繁殖,分株宜在早春进行,扦插随时皆可。
扦插时将匍匐茎剪切成3至5厘米的小段,然后扦插在预先准备好的扦插床内,插后喷灌水,水要浇足,且保持扦插床内土壤湿润在20℃至25℃温度下,10至15天即能生根。待幼根由白变为黄褐色时,开始移植。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种植垂盆草的时候除草是关键,不然杂草会过度的吸收垂盆草的养分,浇水后,地稍干就及时松土除草。宜浅松土,切勿伤根和茎,封畦后停止松土。
及时追肥:及时做好追肥工作,主要以基肥为主,栽后15-20天,每亩追施尿素8kg,施后浇清水1次,促使匍匐茎和根生长。在种植之后每亩地做好追肥处理,并没追肥一次给予同比例的清水,这样才能让根茎成长更加茂盛。
适量灌水:垂盆草怕干旱,天旱少雨要及时适量浇水,促苗旺盛生长,为丰产打下基础。

病虫害防治
垂盆草常见病为灰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等。
防治方法:发病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代森锌500倍液、75%百菌清500溶液交替喷洒。
采收加工
4-10月采收全草,洗净、切断,晒干或烘干,或在沸水中快速焯一下,然后晒干,防霉。

今天的苗木知识就到这里